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5-11-22 浏览次数: 64

20154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

中医药的治未病思想,以及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的养生保健方法,是建立内涵丰富的中国健康保健体系和事业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已经在临床、社区和家庭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为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将成立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将紧密围绕“传承和发展中医治未病学术理论体系”这一核心目标,多方面,多角度开展工作,为进一步促进中医治未病学术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整合各种学术资源,开展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挖掘与创新,加快治未病学术理论的传播与应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筹备工作情况

1.成立专委会筹备组,筹备委员会

根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相应组织要求,第一时间成立以南京中医药大学陈涤平教授为组长的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并递交相关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授权委托,成立筹备组,负责专委会的筹备工作。

2.起草专委会章程,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

根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规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专业(工作)委员会学术会议管理细则》起草治未病专委会章程及管理规定。

3.发布通知,选聘及发展治未病专委会成员

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在全世界相关单位征集选聘从事中医治未病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参与学会工作。

4.筹备举办中医治未病专委会的筹备会。

经申请并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批复,拟定于20156月召开筹备会议。


二、工作目标

1. 传承和发展中医治未病学术理论体系,推动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发展

中医是五千年中华传统的瑰宝,中医治未病学术理论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她既可以独立于疾病治疗,所采取的手段又可以融入到治病过程之中。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发展值得中医从业者深化学习和研究发展。

2.进一步宣传推广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构建具有中医治未病理论特色的中医健康保健体系。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传承离不开宣传与推广。在构建成具有中医治未病理论特色的中医健康保健体系的基础之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发展手段。

3. 促进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研究成果向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转化发展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理论发展不可停留于古籍的挖掘,应该注重其实用性和可推广性,转化为产品更直观且直接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健全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素质,不断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以适应全社会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三、工作计划

1.夯实中医治未病的工作基础

中医思想源远流长,治未病理论延续至今并得到传承与发扬,符合当代社会经济与卫生发展的需要。夯实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基础,需要全面探究治未病思想的体系特征,去伪存真、去滓存精,为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

2.依托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开展中医治未病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治未病理论和手段促进健康、治未病体系建设、中医药理论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与探讨,力争在理论上有所发现或突破,加强与国外相关学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3.开展高水平中医治未病理论研究人才和业务的培训

通过继续教育、专业培训等,加强中医治未病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治未病水平的提高。

4.探讨制定相关标准

中医治未病专业发展需要拟定相关的行业标准以规范理论和技能操作,避免误导社会大众。

5.开展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的宣传

深入社区、学校、单位等社会群体宣传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

6.编辑出版中医治未病系列丛书

组织中医治未病领域有关专家学者,编撰出版权威的、高标准、实用性强的中医治未病系列丛书,服务于广大工作者和社会大众。

7.配合政府开展工作

开展实践调研和政策研究。针对个体、社区群体等开展治未病健康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系统调研,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医疗、预防及科研等部门提供基础健康资料。

8. 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

深入中医治未病各研究机构,发展对本领域有认识、有兴趣、有毅力为中医治未病事业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会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

2015627